關於書評 | 同學會的缺席者 De reünie

 

作者 : 希蒙娜‧范德魯格

原名 : Simone van der Vlugt

譯者 : 陳靜妍

出版社: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

出版日期:2010/08/25

 

簡介

「你是忘記了,還是害怕想起來?」我想這句話似乎很適合用在這裡。

 

心得

我們的女主角莎賓因為工作壓力暫休,最近才剛復職,但她發現如今的上司蕾芮與她並不對盤,過去要好的同事也恰好離職,導致她返回職場的進展並不如意。

 

當一切都不順利時,她意外地與哥哥的朋友歐拉夫相遇了,兩人邊吃午餐邊聊了些童年回憶,情愫暗生。本以為雖然波折但終能歸於平靜,豈料「文件有錯字」、「醫生建議只上半天班」等等,雖然莎賓癒後的工作能力尚需要加強,但讀完發現根本原因就是蕾芮帶頭不喜歡她,才導致辦公室的同事逐漸浮現對她的不滿,其實就是職場霸凌的一種表現。

 

同一時間,因為尋人節目的播放以及同學會即將舉辦的消息,使她勾起了過往的回憶。

 

莎賓在小學有個很要好的朋友伊莎貝兒,並且莎賓能敏銳地發現伊莎貝兒的狀態,包含癲癇即將發作的樣子,因為那時她們時常在一起。升上中學後,伊莎貝兒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校園名人,而莎賓只是個不起眼的人物,兩人就這樣子進入了不同的世界。若只是如此,那也只能感嘆時間的作弄,但這位舊友不只是疏遠,而是帶著小夥伴欺負從前的友人,從言語取笑身材再到肢體上的碰撞。

 

直到有天,伊莎貝兒突然失蹤,杳無音訊。

 

七年後,藉著節目的契機,或者說將與過往重逢這件事,莎賓試著開始仔細回想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,但失蹤當天和那之後所發生的事,她是怎樣也想不起來,也就是說記憶出現了一段奇怪的空白。若要我評價,老實說記憶喪失這事可大可小,人老了肯定不像年輕時那般靈敏,忘了一點東西很正常,但莎賓正值妙齡還不到需要吃銀杏的階段(畫外音:「喂......」),若又說是因為最好的朋友失蹤傷心過度而失憶,按照兩人當時的關係來說也不合理。

 

總之,我們作為懸疑小說的讀者,已經嗅到一絲案件感滿滿的「事有蹊蹺」味。特別是全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來講述,很容易帶入成為自己的經歷,畢竟「我」這個字總會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嘛~

 

好,那麼當莎賓努力回想那段日子卻又苦無進展時,她發現似乎能在午夜夢迴之際得到答案,那些夢境的逼真程度彷彿提示著,她一定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。於是莎賓決定參加同學會,靠自己的調查,一步步挖出當年的真相。

 

雖然這種懸疑小說結局才是重點,但畢竟中文版的出版時間已經過了14年,刻意不寫也挺奇怪的。是的,我想在我們讀到「記憶缺失」、「莎賓知道伊莎貝兒有癲癇」的篇幅時,經驗豐富的讀者會察覺到最終會是什麼樣的結果,兇手,或者說莎賓想找出來的答案就是她自己。曾經最好的朋友因新環境的影響,產生了微妙的關係變化,而這微小的變化逐漸長成了爾後的過份舉動,可以說結局就是因為校園霸凌而導致的,以最悲哀的方式畫下句點,又因自我保護或是過度痛苦,莎賓的大腦選擇隱藏了這一切。

 

唉,人與人的關係如果可以不要那麼複雜就好了......

 

延伸閱讀

書名 : 沒有勇氣的一週 (용기 없는 일주일)

作者:鄭恩淑

譯者:梁如幸

出版社: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

出版日期:2021/01/22

 

教室裡有個座位空缺,那是朴勇氣的位置,他出了車禍,但那不是意外,是他自己衝向斑馬線的。老師說有三個人是導致這起意外的原因,班上對於其中兩位是暗指誰心知肚明,但第三個人是誰?

 

自白的時間只有一週,大家能找出來嗎?

 

感謝你的來訪閱讀,希望此地能提供一些樂趣,也歡迎交流關注:部落格(同名)、臉書(日常的不定時放送)。

240604

arrow
arrow

    野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